元宵节是春节的高潮。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,是一个欢乐、团圆、张灯结彩的节日。2025 年的元宵节是 2 月 12 日。元宵节的历史可追溯到 2000 多年前,是一个充满五彩缤纷的灯笼、美味佳肴和热闹活动的珍贵传统节日。
元宵节的起源可追溯到汉朝(公元前 206 年至公元 220 年),最初与敬佛有关。到了唐朝(公元 618-907 年),精心制作的灯笼节成为一种流行的娱乐形式,并象征着繁荣和吉祥。
中元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之一就是点灯和放灯。在古代,人们相信灯笼可以辟邪,为来年带来祝福。如今,街道、公园和寺庙都被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发光灯笼装饰一新,灯笼上通常会描绘精致的动物、历史人物或神话生物图案。
另一个受欢迎的习俗是猜灯谜。这些谜语写在纸片上,贴在灯笼上,挑战节日参与者的智慧和知识。猜对谜语的人可以获得小奖品,或者仅仅享受揭开谜底的满足感。例如,一个常见的灯谜是:"它有手却没有手指,它能报时却不会说话。它是什么?(答案:时钟)。舞龙和舞狮为节日增添了热闹的气氛,表演者会展示令人眼花缭乱的杂技和节奏感极强的鼓点。据说这些传统表演能带来好运,驱走厄运。
没有吃过汤圆(或元宵)的元宵节是不完整的,汤圆是一种糯米团,里面有甜的或咸的配料。这些美味佳肴象征着家庭的凝聚力和完整性,因为它们的圆形代表着团圆。不过,这种美食在中国南北方的制作和食用方法存在明显差异。
在北方,元宵的制作方法是将小块的硬馅在一碗糯米粉中搓成圆圆的硬球。元宵略带嚼劲,通常油炸或水煮。在南方,汤圆的制作方法是将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,然后将馅料包在面团里,再搓成光滑的圆球。这些丸子通常煮熟后放在温热的甜汤中食用。尽管存在这些地区差异,但这两种汤圆都是元宵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而且在中国各地都同样热衷于食用。